買到問題產品卻投訴無門;給出的商品差評被“悄悄刪除”,還被商家騷擾;購買會員反遭“大數據殺熟”……你在日常網購中是否也有過這些糟心的經歷?這些防不勝防的營銷套路,是不是困擾你已久?現在消費者終于等來了它們的“克星”。
8月31日晚間,中國人大網正式發(fā)布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》全文。這部關乎互聯網電商行業(yè)格局的法律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,主要對電子商務經營者、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與履行、電子商務爭議解決與電子商務促進和法律責任這五部分做了規(guī)定。
《電商法》的出臺,我國電商行業(yè)將進入“有法可依的”階段。這意味著,作為消費者采買海外產品的重要渠道之一的跨境商貿企業(yè),將受到嚴格監(jiān)管。
“進口商品質量參差不齊,有部分產品(比如奶片、紅酒),專門定制銷往中國,不需要提供資質證明。” 長期參與電商界的質量管理研究和標準制定者、中國計量學院經管學院質管系主任王洪濤介紹,部分跨境電商擔憂將難以在“灰色地帶”繼續(xù)生存。
北京盈科(杭州)律師事務所律師邵斌認為,《電商法》頒布后責任劃分非常明確。它的意義相當于我們的消費法一樣,消費者在消費維權的過程中,商家承擔多少責任、消費者承擔多少責任、平臺承擔多少責任都是非常明確的。
此外,《電商法》正式實施后,部分商業(yè)行為被明令禁止。網購收件時,我們常會收到溫馨提示“親,給個五星好評,返2元紅包?!?strong> 這類行為最高可被罰50萬元;其他還有平臺不得將搭售產品作默認選項,最高也將面臨罰款50萬元罰款等。
《電商法》賦予了消費者更多權益和保障。對此,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律師認為,最關鍵保障了消費三個權益:首先是個人隱私得到更好保護,電商法中對于個人隱私保護做了個較為系統(tǒng)的規(guī)定,販賣用戶隱私信息的行為無論從《電商法》還是《刑法》角度都將受到懲罰;其次是整治逃稅行為。跨境電商行為中的稅收將越來越嚴格,審查以及懲處都是可以預計的事情;還有對于長期詬病的“競價排名”問題,電商法規(guī)定應當做到“顯著標明”,若沒有做到將被按《廣告法》予以處罰,至少在立法層面,這一行為是被納入整治范圍是極大的進步。
貨之家—是一家跨境運輸、報關報檢、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,專業(yè)提供:跨境電商倉儲,保稅倉,保稅倉庫,保稅倉儲,電商倉庫,保稅物流,第三方倉儲,跨境電商BBC,進口報關,進口清關,進口報檢,保稅進口,包稅進口清關,進口清關代理。服務熱線:020-36551360